
近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高中地理组将初三直升班的地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开展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校园植被调查课。


该节课由王厚环老师主备、主讲,地理组其他老师协助。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完成了对校园植被的初步认识,积极探讨了植被与校园自然环境的关系。
调查前,王老师讲授了中图版必修一《植被》这节课,联系初中地理气候类型分布图,展示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让学生了解植被的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对济南的气候、植物名录等情况做了介绍。王老师精心制作了《校园植被调查报告》,并提前对学生分组,强调安全和纪律。

调查中,同学们分为六个小组,根据规划的路线,深入校园各个角落,通过教师讲解、实地观察、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对校园植被的名称、常绿还是落叶、叶片性质、生长习性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B楼这面的杏树硕果累累,而C楼附近的杏树却很少结果呢?”大家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得出结论,B楼为阳面,C楼处为阴面,光照差异导致的杏树结果不同。通过这一小问题窥探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植被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改造环境。
调查结束后,同学们完善调查报告,整理笔记,为本次实践活动划上完美句点。


面对初三课程贯通班的准高中生,如何上好初高中衔接课,是每一个任课老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本次校园植被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次校园植被观察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观察,更是一次深度的学习之旅。而这样的旅程,还将在校园继续开展。
(撰稿:王厚环 编辑:王厚环 初审:俎敬敬 刘霞 复审:舒文娟 终审:王颖 核发:李晓冉)